去同事家串门,他家上初中的儿子,根本不理人,同事让他跟我们打招呼,人家孩子直接摔门进屋了!
弄得大家都很尴尬!
我赶紧打圆场:“没事没事,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!”
没想到一句话捅了马蜂窝,几个同事异口同声:“是啊,我家那个也是,整天怼我!”
青春期孩子身上的刺,往往先扎向最亲的人。
因为他潜意识知道:无论如何家人都不会抛弃他,所以他有恃无恐。
就像我们每天在公司保持微笑,一回家就吼老公一样……
当然,这种沟通方式是不健康的,但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,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?
叛逆是必经之路
脑科学家说:青春期这段时间,孩子的大脑杏仁核高速发展,所以他们情绪表现会比较剧烈,但控制情绪的大脑前额叶,却要到22岁才能发展成熟,所以孩子的情绪就像是脱缰野马,十分无厘头。
下次看到孩子发脾气,先别急着吼他,默念:脑子还没长好呢!不跟他一般见识!
为啥说青春期复杂呢?
因为这段时间,又恰好是孩子的“心理断乳期”,他需要通过否定父母的旧价值体系,来建立自己的新价值体系,形成稳固的三观。
所以他会频繁反抗父母的指令,在自我觉醒的途中,再带上随时会爆发的情绪,看起来就是很棘手的样子!
讲道理OR闭嘴都行不通
这个时候你可别延续小时候的教育方法,动不动就给孩子讲道理。
因为这个年纪了,孩子道理都懂,你一讲道理,他就觉得你是在挑剔他、威胁他、否定他!
自我防御机制立马启动,坏脾气冲出来了,他自己也拦不住。
既然一说就吵架,那我干脆闭嘴,不管他了?
更糟了!
孩子要么觉得你放弃他了,从此不再信任父母,转而信任他的新朋友!
由于辨别能力有限,他很有可能交到坏朋友,还不自知。
要么他就会像没有刹车的跑车,直接上路,前额叶发展的滞后会让孩子缺乏自控力,进而做出让整个家庭都后悔的事情。
所以,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父母不能完全放手不管,也不能硬碰硬。
你要学会绕开主战场,曲线救国!
一、做情绪翻译器孩子怒吼:“没经过我允许别进我房间!东西都被你翻乱了!”
❌你可别说:“我好心好意帮你收拾,还错了吗!”
✔️你可以把他当下的情绪翻译出来:“听起来你是觉得我侵犯了你的空间,特别不舒服,对吗?”
孩子甩脸:“说了你也不懂!”
❌别指责:“你什么态度!”
✔️可以说:“嗯,你是觉得妈妈很难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吗?”
只要有一两次,你说中了孩子的情绪,他就会感觉到被听懂、被理解,尖刺自然会软下来。
二、借力打力
孩子青春期习惯性反驳父母,那你可以找一个孩子信任的其他长辈,请他平时多关心孩子。
比如鼓励孩子经常去跟舅舅一起打篮球,支持女儿每周跟美院的师姐去写生,请社团的教练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内心变化。
给孩子找到另一盏明灯,反而能照亮他的青春期之路。
还可以用第三方的故事,来传递家长的价值观。
比如:“我同事的闺女前两天收到情书了,她既开心又怕孩子耽误学习,不知道该怎么跟她闺女沟通,就怕说多了招人烦!”
也可以把问题转变为资源,比如:孩子爱顶嘴,给他看看《奇葩说》合集,鼓励他加入辩论社;女儿爱买衣服,推荐她学习服装色彩搭配课程,培养审美。
总之就是不直接硬钢,转化思维,借力打力,效果更好。
三、做好青春期启蒙
别说家长不懂青春期,孩子自己也是懵懵懂懂的,对于他正在经历什么,孩子心里其实有很多疑问。
这些疑问放在孩子心里,不仅会影响专注力,还会让他情绪更不稳定。
而且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做好启蒙,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去网络上寻找答案的,那找到的是怎样的答案可就不好说了。
凡事先入为主,我们要抓住青春期初期,也就是孩子11-12岁期间,尽早给孩子做好青春期教育,让他明白自己马上要进入怎样的阶段,会发生哪些变化。
青春期不是断亲期,只有你的温柔理解,才能让孩子在混乱的青春风暴中,找到前进的路。
一起加油吧!
欢迎关注+点赞+分享,让更多家长看到噢!
金御优配-股票加杠杆网站-按天配资平台-股票日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